close
消保官:沒有具體損害 禮品求償不易 更新日期:2011/06/04 02:50 游婉琪/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【游婉琪/台北報導】 塑化劑風暴持續延燒,消保會截至昨晚共受理九十五件塑化劑申訴案、一千兩百通諮詢電話,其中多半是長期購買保健食品的消費者,提出求償方式更五花禮品八門,除了要求退貨,有民眾要求黑心業者主動提供免費健診、替消費者加保防癌婚友社險等賠償。 消基會提醒,民眾因為吃塑化劑導致身體病變,可依消保法向業者求償,一旦發現業者屬蓄意危害,最高可求償金額隆乳可達損害三倍。 消保會消保官組長吳政學說,原先運動飲料被檢出含塑化劑時,民眾申訴量還不多,徵信後來翻譯社塑化食品延伸到價格高昂、食用量大的保健食品,「想吃補卻吃到毒」的民眾個個氣壞! 吳政學說,只要同一家公司有五件以上的申訴案,消保官就會立即介入處理,強制業者讓民眾退貨。至於防癌險、健康門診等要求,吳政學表示,即使民眾可以提出購買證明,但如果沒有具體損害,或無法證實損害與服用過多塑化劑有直接關係,法庭上求償不易。 專家學者建議衛生署沒收黑心業者不法所得,成立消費者保護基金,專款專用於塑化劑受害者補償。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說,消費者無法得知塑化劑對人體多久才會影響,一旦廠商倒閉或轉賣,根本無處求償。消費者保護基金則可依照商品營業額向業者抽成,作為消費者身體檢查及醫療診治等費用。 消保會法制組組長陳星宏說,由於人人都是消費者,涉及對象廣泛,加上業者會把錢吐出來的意願也不高,如何避免成為「無底洞」,需進一步討論。
全站熱搜